煤是植物形成的吗?煤层的厚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小科普 201

地球上除了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之外,还蕴藏着很多宝贵的资源,比如说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化石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煤炭。

十几年前,挖煤行业可是非常热门,作为家家户户都使用的燃料,煤炭在各方面应用的也都非常广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发展到现在,煤炭开采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果根据目前煤炭形成的主流说法来看的话,在一些地方的煤层已经超过了100米,其形成是需要非常多的植物,那么远古时候的地球会有这么多植物吗?

很多人都将煤炭与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因为那个时候煤炭才被大量使用起来,实际上,煤炭使用得时间非常早,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使用煤的记录,只是生产力比较低下,直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煤炭才作为燃料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方面。

现如今,由于煤炭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当前一直在进行能源调整,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但煤炭还是没有从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完全退出,相反还占有很大的比例。

那么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开采也已经有了数百年,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告急现象呢?煤炭资源的储量极其丰富吗?

关于煤层形成的最主流的说法。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煤是由地球上远古植物的残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而形成的,中间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地壳运动等,可以将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泥炭化阶段,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非常漫长,主要以生物化学作用为主,众所周知,世间万物都要经历生长繁殖直至死亡的一个过程,而当植物死亡后,其遗留的残骸会经过微生物的不断分解、化合等一系列操作,最后高等植物形成含有大量碳、氢、氧等元素的泥炭,而低等植物则会形成腐泥。

第二阶段为煤化阶段,主要是物理化学的作用,但需要地壳运动的辅助,由高等植物形成的泥炭在地壳不断运动下,压力增加,发生失水、老化、硬结等物理变化,然后导致化学组成的改变,其中的氢、氧和氮等元素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而留下碳元素,最后形成致密的褐煤。

你们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一种煤,当地壳持续运动,压力继续增加、温度升高,煤质就会发生变化,形成烟煤和含碳量最高的无烟煤。

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一代的植物残骸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煤,而这些煤不断堆积,就会形成厚厚的煤层,在地球上分布得非常广泛,各种规模都有,厚度还可以超过100米,甚至是更厚。

远古时期的植物非常丰富。

从整个地质年代来看,地球上有三个重要的成煤时期,而且植被种类的不同还决定了形成的煤炭种类。

首先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纪,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遍地的沼泽,植物种类繁多,但孢子植物居多,形成的煤种主要是烟煤和无烟煤。其次是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这也是恐龙年代,主要以裸子植物为主,长有大片大片的森林,形成了褐煤和烟煤。

最后是新生代的古近纪,恐龙已经灭绝,这个时期被子植物代替了裸子植物,形成的煤种大多为褐煤,还有许多仍为泥炭的状态。

在以上三个时期里,环境适宜植物生长,大量的植物为特厚煤层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其中光石炭纪就持续了6500万年,形成的煤炭总量占全球总量的50%左右,比另外两个时期形成的煤炭明显要多的多。

总之,远古时期地球上的植物数量非常多,其残骸形成的煤炭资源也越丰富,确实有机会存在特厚煤层,但相对来说要很少,因为100米以上的煤层除了对植物丰度有要求之外,对其他各种条件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地质运动方面。

虽然地球上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煤炭的消耗也很大,如果过度开发的话,势必会造成资源耗尽的局面。

除此之外,煤炭等化石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污染地球环境,加剧全球变暖,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努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