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好莱坞的魔法,真正的技术以令人着迷的方式帮助解决谜团。依赖于令人信服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一些技术可以帮助识别罪犯,快速的将其捕获。在这之中,最方便、可靠、非侵害和价格便宜的生物识别技术当属指纹鉴定。
指纹技术的历史早在其应用于刑事诉讼之前就开始了。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巴比伦人会把手指压在湿粘土上记录商业交易。在西周时期,指纹作为司法物证就已出现了,上个世纪,英国的一位探险家在新疆就发现一份公元前782年的借据,通过上面的文字可知,这是一位中国商人与一位中亚商人签订的契约,在其末尾,出现了由双方捺印为凭的字样,并留下两枚指印。
正是在这些基础上,苏格兰医生亨利 · 福兹想到了第一个指纹识别系统。这位医生在日本工作时,在古代粘土上发现了留下的指纹。1880年,亨利给他的表弟达尔文写了一封信,请求他帮助开发一个分类系统。达尔文当时拒绝了,但把请求转给了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高尔顿收集了大量关于人的物理特征的数据,以确定遗传特征遗传背后的机制。在收集了8000个指纹样本后,高尔顿于1895年发表了《指印指导》,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指纹分类系统。
1896年,现代指纹识别系统出现。爱德华·亨利爵士,伦敦警察厅长官,利用高尔顿的开创性工作创建了自己的分类系统。他的系统利用人们指尖上的螺纹、圈圈和拱形摩擦脊来识别个体。这项技术非常成功,以至于苏格兰场在1901年建立了自己的指纹局,并在1902年首次在法庭上出示指纹证据。1903年,该系统扩展到纽约州的监狱,进一步巩固了它作为调查工具的用途。
不幸的是,这个系统很麻烦。记录必须手工比较,即使成功,也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才能得到匹配。不过在1980年,第一个计算机指纹数据库被开发出来,后来被称为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在今天,有近7000万张卡片,或近7亿个人指纹输入了AFIS,极大的方便了指纹的匹配。
现如今,指纹鉴定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在指纹检验鉴定的实践中,我国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复核与会诊制度,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指纹鉴定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应用于安保系统和指纹开锁,既保护了人们的安全也防范了个人隐私的泄露。
*文章部分内容引用其他(自)媒体文章,如有侵权请告知海存科仪,我们将及时删除。
往期回顾
电子数据里隐藏的巨大秘密
电子数据在犯罪心理分析上的应用
刑警有哪些破案帮手?
热忱欢迎您添加和回复司法鉴定中心头条号。您如若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有关司法鉴定情况和相关法律条款规定请与我们联系。
中心采取线上预约;线下面对面沟通。
中心将以特别敬业、特别勤业、特别专业的精神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