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和生命。光的画,影的歌,有光才有影。只有光能呈现被摄物体的形态、体积、色彩、质感、空间位置等等。在摄影创作中,光线作为高级的造型手段,摄影者需要对光位进行理解掌握才行。
光位,指的是光的投射方位。即光的投射方向。主要有顺光、侧光、逆光三大类。
1、顺光
顺光又称正面光、平光。其照明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一致。特点是照明均匀、阴影少,影像明朗。但由于光照平均,易使画面平淡,缺乏明暗层次。
例如:著名摄影家优素福·卡什的作品《英国首相丘吉尔》、《怒吼的狮子》,这幅肖像作品就是采用正面光拍摄的一幅闻名世界的肖像佳作。照片中光线从正面射来,照明均匀,没有阴影,影像明朗。
2、侧光
侧光因其造型力强,因而又被成为造型光。依据光线的投射方向,可分为前侧光、侧光和侧逆光三种。
①前侧光
前侧光位于照相机的左右两侧,与照相机的主光轴构成20°-45°、30°-80°。此时主体正面及部分侧面受光,在照片上同时表现正面、侧面和阴影三个区域。
画面明暗变化丰富、正面影像丰满细微,整个影像反差适中,色调明快,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强烈。
②侧光
侧光又称全侧光,光源与照相机主光轴构成90°。此时,景物正面无光,只有一个侧面受光。画面有明显的亮面与阴影,整个画面光感强烈,立体感鲜明。
③侧逆光
侧逆光的光源在被摄体左侧或侧后方,与摄影镜头主光轴构成135°。此时,景物正面不受光,成为阴暗面,平均亮度较低,阴影部位明显,反差较大。侧逆光常用来渲染气氛,勾勒线条,调节画面。
3、逆光
逆光又称背光,其光源正对照相机的镜头,被摄对象背对光源。被摄体没有受光面,完全在阴影状态。这时,如果在明亮背景衬托下,可以得到剪影轮廓。逆光虽然无法表现被摄体正面、侧面细节,但却可以清晰勾勒优美的轮廓线条。
例如: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的作品《晓市》就是一幅逆光拍摄的佳作。
摄影创作者在进行拍摄前,要观察画面的光线,确定拍摄角度,利用光位塑造主体形象,通过光线融入感情,创作出达意的摄影作品。
本文由赵许生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图片为了照应文章的内容说明,部分来源于网络,仅做展示分享,无商业用途,如有疑问,私信与我。
赵许生简介:
赵许生,河南遂平县人,八十年代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系,摄影家、作家、航空摄影专家、资深媒体人、中央级媒体副总编辑、主任记者、中国百家媒体记者联盟发起人、赵许生摄影实战营首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