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技术(黄鳝的养殖技术)

小科普 432

黄鳝属于一种栖底水生活的鱼类,一般栖生在水底底层。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在稻田或者沟渠里都可以生长,黄鳝具有较高的经济食用价值,除此之外,还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黄鳝的肉、血、皮等都可以入药。由于黄鳝容易养、成活率高、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又有极高的经济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近几年黄鳝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很多黄鳝养殖场都开始多元化投入养殖,利用当下最新的养殖技术,结合生态养殖法,资源循环利用,以更好的增加效益回报。以下我们就从黄鳝的生态养殖技术出发,探微技术要领,分析效益回报。

1 黄鳝生态养殖技术

1.1 养殖环境

由于黄鳝生存能力较高,一般在泥质水田里都可以自由生长,比如泥沟稻田甚至泥沼里都可以生长。如此我们就可以稻田或者集合植物生长一起生态循环养殖,比如葡萄架下修葺水池养殖黄鳝,就是一个很生态立体的养殖环境。

上半部分的葡萄架枝叶繁茂可以给池面水中的黄鳝提供遮荫栖息场所。用于葡萄架的绿色肥料和人工培育的水葫芦蝇、蚯蚓等又为池中水下的黄鳝提供了活饵饲料来源。如此一来,又节约了给葡萄架的饲料,也同时解决了黄鳝的饵饲料。并且水质的循环利用,有机饲料的及时利用,都对生态环境有了一个较好的节约有效处理的闭环。

1.2 养殖过程

当然,要想提高黄鳝的经济效益,首要的就是要保证黄鳝的鱼苗质量,在选苗育苗的时期,就一定要选择大小重量适中的黄鳝鱼苗,其次为了保证其较高的存活率,在鱼苗入水下池之前,也要对黄鳝鱼苗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最后池中水的深度和温度也要有严格的控制,黄鳝鱼苗投放的密度也要适中不易过高。除了在选苗时期的注意事项之外,在鱼苗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黄鳝的喂食和病害防治。水质的选择也要保证活水无污染,并定期换水并且根据季节不同来调节不同适宜的水温。此外,在捕捞的时期上也要注意,一般是在冬季进行捕捞,并且要采用最快速

安全有效的捕捞方法,避免对黄鳝造成损害。

1.3 水质管理

黄鳝的生态养殖,必须加强水质环境的保护。在夏季高温季节,平均每天要进行注水换水处理,其他季节每3~4天换水一次,同时新水与旧水的温差尽量控制在2℃范围内,避免黄鳝因水温差过大,无法适应,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换水时,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1.4 疾病防治

黄鳝的疾病控制,原则为加强日常管理以预防为主。按照黄鳝的生长期、季节等等因素,对黄鳝易发多发的疾病进行提前预防,加强日常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保障黄鳝健康快速生长。

2 黄鳝养殖的效益分析

利用生态立体养殖环境,黄鳝的较高经济食用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之下,给养殖户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对环境也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

2.1 经济效益

采用这种立体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的经营模式,黄鳝可以不必再额外喂食就能培养出仿生态产品鱼类。既可以在饲料成本上节约了一部分资金,更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回报,这种结合植物培育生态的立体模式,既可以有其他农产品的收入,在营养饲料和资源共享循环利用上就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传统的饲养培育方式,可能需要占地很大面积,除此之外还要准备更多饲料和水下植物仿生态环境的布置,这些在成本上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利用立体生态循环利用的饲养模式,就可以完全节省了在成本上的投入和铺费。

除此之外,传统的旧模式饲养方式,由于其鱼塘不够接近生态也没有足够的绿荫遮挡,这些生存环境都是影响黄鳝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所以传统的培育模式黄鳝的成本率不高,进而就增加了相应的成本,也在效益上大大打了折扣。相对应的生态技术模式下的黄鳝养殖不仅仅节省了成本原料、还提高了黄鳝的存活率养成率,更在成品输出上更接近生态更有经济价值的体现。

2.2 生态效益

从生态效益来看,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彻底改善了黄鳝养殖水环境的整体条件,提高了黄鳝的健康水平,也对整体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同时,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科技意识,让养殖户懂得了水产生产必须从传统养殖模式中走出来,采用先进技术,环保的理念,讲究标准管理、规模经营,很大意义上增强了持续发展意识。

种养业相辅相成,资源充分利用,生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结构及水质环境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水产品品质,周而复始,使自然界(水、肥、气、热、土壤)和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处于一个共生和谐的良性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有利于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地发展。

3 结语

通过黄鳝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的探索,模仿大自然的黄鳝生长环境,养殖出来的黄鳝体色亮泽,生长速度快,市场价格较网箱等人工养殖黄鳝价格高出2~3元/kg,且市场销路畅销,供不应求,市场反应较好。与此同时,仿生态的养殖环境,可以合理增加黄鳝养殖密度,一般养殖密度可以控制在4~6 kg/m2,增加了经济效益。

生态的养殖管理,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有着比较大的改观效果,为实现我国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助力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