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西江月(辛弃疾醉倒松树下,写一首)

小科普 104
5月17日 下午3点29分.mp33:05
来自曦观

西江月·遣兴

宋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注释】

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那:同哪。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译文】

喝醉酒我就尽情欢笑,哪有什么工夫发愁呢?

近来我才发现得古人所写的东西,没有半点可信!昨天夜里我喝醉了,醉倒在松树旁,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

松枝摆动,我怀疑它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一推,说:起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辛弃疾闲居期间。此时南宋朝廷不思恢复,一味地贪图享乐,词人忧心如焚,又不能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抒发心中愤懑之情。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被排挤闲居在家的时候写的,所以就更有一种英雄迟暮、壮志未酬、时不我待的悲哀和急切在里面。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上阙: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

醉里且贪欢笑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语出《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本来的意思是说书里讲的道理不能完全相信,因为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判断,而是全部相信,那还不如不读这本书。就是要告诫大家:所谓书中的圣言,你不能不信,又不能全信,要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有选择的相信(妈呀,读书可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而作者在这首词中却说全无是处,意思是全都不对,全都不要信!这是什么情况?为何作者要有这样极端甚至错误的言论呢?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背景和当时的具体环境。辛弃疾写此词时,权倾朝野的韩侂胄(tuō zhòu)正欲北伐。但辛弃疾认为,北伐之前应当做好充分准备,但朝廷里没有人在乎他的意见,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有意反对北伐,并对他进行打击报复。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这也为南宋的灭亡拉开了序幕。

所以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写成的。信著全无是处表面上看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的讽刺之词,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正如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一样。

下阙:具体写醉酒的神态,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下阙写的特别可爱。作者喝醉,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以手推松曰:去!化用《汉书·龚胜传》:左将军(公孙)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西汉末年,朝廷之中以丞相和尚书为首的两派人并不和睦,经常是明争暗斗。一天朝会之上,丞相奏启皇帝要提拔几个人,但尚书等人立马出来反对,并要弹劾丞相。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皇帝也没了主意。这时候,有一个叫做龚胜的官员就站出来说:丞相之前的所推举的人竟是些贪官污吏,确实不妥。听到这,尚书为首的一群人着实暗喜了一把,但后面龚胜着实玩了一把大反转游戏,他接着说:但这次臣以为丞相推荐的这几个人还算可以!你看,龚胜这个人,即否定了尚书一行人,又挖苦了丞相,两头不落好。结果当天皇帝也没有结论,就草草散场。第二天上朝之前,尚书一派的一个官员叫做公孙禄,就跟龚胜说:我昨天仔细琢磨了一下你所说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根据啊,但是今天我们必须有一个结果,你到底是站在那一边呢??龚胜回答:你们要觉得我说的不对,可以连我一块弹劾!谈论一时陷入僵局。夏侯常见此情景,就站起身来走到龚胜面前说:应当按照尚书奏章所言!龚胜此时就很生气,就用手推开夏侯常说:走开!如此有棱角的龚胜,在官场上怕是活不过三级吧!后来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曾多次派人请龚胜出来做官,但性格耿直的龚胜始终坚持忠于汉朝,最终绝食而亡。

同样可爱的一首唐诗:,其中的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和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以手推松曰:去!有异曲同工之妙!

村醉

唐 卢仝tóng

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

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

【注释】

健倒:猛地倒下,突然倒下的意思。

嗔(chēn):生气的意思。

莫嗔惊著汝:有抚慰、歉疚之意。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