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内酯(花椒苗的栽培时间和技术)

小科普 120

患者陈先生,33岁。患者五年前就患有头痛病,左侧多,右侧少,胀痛、刺痛、跳痛均有,时伴有干呕。天气冷热变化、看书用脑过后、受风后均会发作。虽然去过很多大医院治疗,但就是效不明显,近来又有加重的趋势,患者特寻中医治疗。

当时诊见患者舌尖有红点,苔中后部黄腻,黄色鲜明而深。左脉浮弦而濡,右寸关浮,濡弦数。于是开出如下药方: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白芷、藁本、生石膏、杏仁、薏仁、白蔻仁、法半夏、厚朴、滑石、竹叶、栀子、甘草等,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患者服完后第二次来诊时说服药期间发头痛一次,程度较轻。后又在原方基础上多次调方,患者前后共服药三十多付,多年头痛终于治愈。

常用祛风除湿的中药有:

独 活

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等地。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炕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肾、肝、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 有较强的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作用,为风寒湿痹常用药。然性善下行,尤宜于下半身的肌肉关节疼痛。治行痹或痛痹,常配附子、乌头等同用,如独活酒;肾气虚弱,当风受冷所敦的偏枯冷痹、腰膝冷痛、酸软麻木或屈伸不利,多配桑寄生、杜仲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用于头风头痛,风寒表证及风寒湿表证 有似羌活之疏风散寒,发汗解表之功,而力次之。治头风头痛,常配白芷、川芎等同用;风寒表证或风寒湿表证,常与防风、荆芥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归肾肝膀胱经。为祛风散寒除湿之要药,凡风寒湿痹,不论新久均可应用;性善下行,善祛在下在里之风湿,对下半身肌肉关节疼痛最适宜;又能发汗解表,善治少阴经伏风头痛,风寒表证及风寒湿表证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气血亏虚者慎用。

【备述】

1.《名医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

2.含若干香豆精类化合物、二氢山芹醇及其乙酸酯、欧芹酚甲醚、异欧前胡内酯、当归醇、毛当归醇、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γ-氪基丁酸及挥发油等。能抗炎、镇痛、镇静、催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及抗菌;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作用;尚有解痉、抗心率失常、抗溃疡作用。

威灵仙《新修本草》

为毛茛科草质藤本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前者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应用较广。后两种部分地区应用。秋季采挖。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消骨鲠。

【临床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凡风湿痹痛,无论上下皆宜,为治风湿痹痛之要药。单用为末温酒调服,或制成蜜丸服;或配当归、桂心为丸服,如神应丸。

2用于痰饮积聚 又为治痰饮积聚之要药。多与半夏、姜汁等同用。

3.用于诸骨鲠喉 能软化鲠骨。单用,或加砂糖、米醋煎汤,缓慢咽下。

【用法用量】人汤剂,5~10g;治骨鲠量宜大,可用至30~50g。

【备述】含原白头翁素及其聚合物白头翁索、皂苷等。有镇痛、利胆、对抗组织胺的兴奋及抗利尿作用;对鱼骨刺有软化作用,并使局部肌肉松弛,促使骨刺脱落;有明显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川 乌《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拘急疼痛 治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常配麻黄、白芍等同用,如乌头汤;中风手足不仁、筋脉挛痛者,常配乳香、地龙等同用,如小活络丹。

2用于诸寒疼痛 散寒止痛力较强。治心腹冷痛、寒疝腹痛及手足厥冷,单用本品浓煎加蜜服,即大乌头汤。

此外,有较强的麻醉止痛作用,常用于手术局部麻醉或外伤瘀痛,多与螗酥、生南星等配用,如外敷麻药方。

【用法用量】煎服,l.5~3g;入散剂或酒剂服,l~2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内服用炮制品,生品只供外用。

【使用注意】有大毒,不宜久服,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

【备述】含生物碱,主要是乌头碱、异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有镇痛、抗炎、镇静、局麻作用。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心率减慢,大剂量则引起心率不齐,甚至心室颤动。

【附药】草乌 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用与川乌相似而药力更强,毒性更大。用于风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伤痛,以及麻醉止痛。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同川乌。

蕲 蛇《雷公炮炙论》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痒,定惊止痉。

【临床应用】

l用于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及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祛风力强,兼通经活络。单用研末黄酒冲服,或入酒剂;或配天麻、独活等同用,如白花蛇酒。

2用于麻风,疥癣,皮肤瘙痒 善祛风止痒,又能以毒攻毒。治麻风、疥癣,多配天麻、荆芥等同用,如驱风膏;皮肤瘙痒,常配刺蒺藜、地肤子等同用。

3用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 为治惊风抽搐之要药。治小儿肝热急惊风,常配蝉衣、牛黄等同用;小儿脾虚慢惊,多与天麻、白术等同用;破伤风,常与乌梢蛇、蜈蚣共研末,煎酒调服,即定命散。

本品甘咸而温,有毒,专入肝经。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风定搐,性善走窜而力强,为截风要药。不论内风、外风之顽疾皆宜。既治顽痹肢麻或拘挛屈伸不利;又冶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尚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及皮肤瘙痒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5~lOg。研末服,每次1~l.5g。一日2~3次。

【备述】

1《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风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凡服蛇酒药,切忌见风。

2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以及硬脂酸、棕榈酸、胆甾醇等。有镇静、镇痛、催眠作用;能扩张血管,有显著降血压作用。

【附药】

金钱白花蛇性能功用似蕲蛇而力较强。煎服,3~6g;研末吞服,每次1~1.5g。亦可浸酒服。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功用与蕲蛇相似而药力较缓,风痹、癣痒尤多用。煎服,10~15g;散剂每次2~3g。

蛇蜕为多种蛇蜕下的干燥表皮膜。甘、咸,平。功能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皮肤瘙痒、目翳等。煎服,2~3g;研末吞服,每次O.3~O.6g。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