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曲线描绘遗忘速度和进程规律的曲线,即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关系的曲线。H.艾宾浩斯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记忆的保持和遗忘现象。为了使记忆尽量少地受经验的影响,他以无意义音节为学习材料,以自己为实验的主试和被试,采用重学节省法把重学达到与第一次同样标准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保持的指标,与之相反,重学时达到第一次同样标准所用的时间或次数为遗忘的指标。
根据实验研究得来的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为用保持的数量(如百分数)作遗忘的指标,故遗忘曲线也称保持曲线。该曲线表明了遗忘的基本规律:保持量随时间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即遗忘数量呈增加趋势,且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保持数量急剧下降,遗忘得较多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持数量的下降呈相对稳定趋势,遗忘得较少较慢,到了相当时间,遗忘几乎不再发生。简言之,遗忘的进程和基本规律就是先快后慢。
后来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类似的研究,证明遗忘或遗忘曲线的形式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也受测查方法、学习材料性质和系列位置及学习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中国心理学家陆志韦用再认、重学、重组、回忆和预期回忆5种方法对20个被试学习无意义音节的成绩进行了测查,得出的5条遗忘曲线是不一样的,即在遗忘的多少、快慢上有差异,但总趋势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基本一致的,特别是用回忆和预期回忆两种方法测查得到的曲线最为相似。
A.戴维斯和C.C.穆尔对无意义材料和有意义材料的保持和遗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所表明的遗忘总趋势也是先快后慢,但有意义材料的遗忘较慢较少,甚至会表现出记忆回升现象(见记忆回升)。进而有的学者如J.P.吉尔福特等对同属于有意义范畴的不同学习材料(如诗歌、散文)的保持和遗忘数量进行了测查,得出了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体相同的结果,但性质和意义不同的学习材料的遗忘在快慢、多少上有差异。WC.克雷格对分别采用100%、150%、200%学习程度的三组被试学习12个名词的保持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学习程度的遗忘也有着先快后慢的进程,但遗忘的多少、快慢则受学习程度的制约,即学习程度越高,保持效果越好,遗忘得也较少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