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废话,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但实际上,每个家长都做到了吗?
比如,有的家长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破碎的、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02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优秀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告诉他们干得好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激励孩子。
03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无人可以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会求助于家长。
因此,家长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管教责任。
04声音法则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
例如,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不然的话,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05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
除了家庭内的榜样,家长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例如孩子崇拜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
06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敢于童言无忌。要结合声音法则,鼓励孩子敢于表达,正面肯定孩子的想法。当然,如果一些看法、说法脱离实际或者会引起麻烦,也要耐心地解释。
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孩子思维的特点,使他们敢于在人前开口。
07慎用惩罚法则
要让孩子甘愿接受处罚,并尽量避免体罚。
惩罚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
08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09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家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家长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把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帮助孩子明确什么事是不合乎道德和法律,必须避免的,让孩子从小懂得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0独立性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也应允许孩子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控制得太严。应该给予孩子一些生活学业上的帮助和指导,适当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