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是哪里(北仑哪里在好)

小科普 143

编者按:2019年,北仑以青年北仑创建为引领,努力把北仑打造成激情飞扬的青春之城、创业创新的活力之城、无限可能的希望之城,进一步增强北仑活力。《青年北仑网络好故事征文启事》发布后,我们收到网友秦钦儿"的来稿,谈了她在北仑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全文刊登,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分享自己或家人在北仑求学成长、工作生活、就业创业的故事。

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秦钦儿

从前年少,向往城市,向往大海,向往住在大海边的城市,因为它离我的生活很遥远,很新鲜,遥远的新鲜事物总是充满无法抵挡的诱惑。

二十一岁一毕业,我就离开了故乡黄冈的小县城,满怀期待地来到浙东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卯足了劲,立志要在外面的世界追逐理想的人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来宁波时,我借住在一个亲戚的同事沈老师家。一个月后,我终于在人才市场找到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工厂在北仑亟待开发的四方科技园区,厂区周围都是村庄和荒田,我专门负责给车间里的工人发料。打电话告诉沈老师,他不甚满意,说可惜了,且先安身立命着,再作打算吧。那份发料的工作我没干多久,就到市区的一家企业做业务了,老板兄弟俩是宁海人,投资50万,从家庭作坊起家,次年工厂即要搬迁了——他们在北仑大港工业城置地建了新厂房。随公司搬迁到北仑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零散错落的村庄哪去了?芳草萋萋的水田哪去了?蒿苇丛生的小河港哪去了?两年前,我们可是在这儿挖过荠菜、钓过龙虾的呀!转眼工夫,这里全变作了整齐划一的工厂,宽阔平坦的大道,环境优雅的居民新村,我开始不认识北仑了,两年工夫,北仑竟翻了个个儿,我开始从心底佩服宁波人。

再见到沈老师,我说出了我对宁波的看法,他开玩笑说,既然阿拉宁波好,你就嫁给阿拉宁波人吧。不不不,我还是留恋我的江城武汉,那里才是生养我的地方,有着我的父母亲人。可沈老师却不是开玩笑,此后他又来过几次电话,介绍他的侄子,让我随他去认识认识。我以工作忙为由推托了。我不是拒绝宁波人,而是觉得,更应该学习宁波人,随时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努力,而不是将自己作为他人的依附。

我努力地工作,不间断地写作、投稿,历经十余年的奋斗,终于将蜗居安在了北仑,并在写作上小有成绩,在《北仑新区时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率性的文字,这让我欣喜的同时,感觉宁波还是给我们这些外来人员开辟了一片精神领地。作家是个极具吸引力的称谓,让我从充满幻想的文字中汲取温暖,用漂泊的青春描绘梦想的蓝图。于是,我每天吃饭、睡觉都在满脑子考虑写作,甚至走路、乘车也是迷迷糊糊的,经常走过头,坐过站,2005年的一个春日,当鲜红的作协会员证拿到手里,我激动万分,我是第一批被吸纳入会的外地籍会员之一,也许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我却很珍惜,因为通过写作,我将青春的激情挥洒到了极致,这也是我青春努力的佐证。《浙江日报》余华记者曾对我和其他几位民工作家做了一次采访,标题为《民工作家:18个打工者的文字梦想》。当她问到我的笔名为什么取作秦钦儿时,我这样告诉她:‘秦’是春秋各半,提醒自己要多读先贤著作,‘钦’乃‘欠金’,意即当前物质贫乏,缺钱。虽是个玩笑,但确实是我这样的底层人物在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之间摇摆的真实状态。因为追求清贫的文学梦想,我们经历了比普通打工者更多的苦痛,在我处于窘境时,写作也带给我一些精神上的慰籍。多年以后,北仑区文联为我免费出版了散文集《春天会来花会开》,举办了两场签名赠书活动,并让我以文学的名义,与北仑职高学生面对面进行了一次有关职业与理想的演讲。我想,是文学,为我开启了一扇窗,是北仑,为漂泊的小船提供了一方停靠的港湾。

我想,习惯了一方养育自己的水土,再要从感情上溶入另一座城市,是不易的。但我发觉自己已渐渐溶入了宁波,爱上了这座年轻的、开放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就像当初从不习惯闻到清蒸鳗鱼的海腥味,到喜爱吃醉蟹醉虾这样的生猛海鲜,从听不懂宁波话到学讲宁波话一样,我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适应的过程。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他一出生,听到的是产房医生一腔宁波口音,他一睁眼,见到的是一派繁华的江南景象。如果说,我只是个移乡易俗的新北仑人,而他,则从头到脚彻彻底底是北仑新人,崭新的一切才刚刚开始,北仑将是他播种希望的土壤。从母亲的孩子,到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女人完美的人生蜕变,当这座城市有你深爱的人,你生命的延续,那里就成为了你的第二故乡。孩子在哪里,根就必须扎牢在哪里。2012年春节过后,我把年迈的父母从老家接来,陪着他们到杭州西湖、普陀山游玩,到九峰山梅园踏青,在白峰码头看海,江南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到大海,非常惊讶。那个春天,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欣慰的时光。

坚持梦想这些年,因为写作熬了很多夜,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以文字来安身立命。因为文字的缘故,我被北仑区慈善总会聘用,专职从事慈善文化宣传工作,一干就是五年。作为一名慈善工作者,有更多机会亲见那些人间疾苦,近距离感受社会底层人群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每当在那些悲戚无望的眼神面前,在那些掩面啜泣的泪水面前,我总是禁不住心头哽塞……然而,我也常常被这样的画面所感动——一位91岁的老人,衣食简朴,通过她儿子联系到我们北仑区慈善总会,捐出省吃俭用的养老钱助医助学;一位名叫彼得的德国人,在北仑打拼了十几年,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北仑的孩子们捐赠了儿童游乐设施;一位捧着厚厚一沓现金的中年男子,要求匿名捐款,他黝黑的脸膛写满敦厚与善意,递出爱心款的双手粗糙开裂,一看就是经年累月地与生计艰辛打着交道……我非常容易为这样的瞬间动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的这些慈心善举,触动了更多人内心柔软的一角,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惟愿以一颗虔诚的心,以一枝拙笔真实地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点滴,去呈现人性里的善与美,企图感动一些人,影响一些人,温暖一些人。

也许,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城市,但最终留在生命里的,只有一两座城市,和那么几个人,我们谓之缘份。来北仑20个年头了,在这里安家立业,加入作协组织,在慈善领域找到精神归属,我把最美好的年华挥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当青春不再,梦想还在,在挚爱的文字面前,我亦如当年那个青葱少女,骨子里的浪漫气息一直都如影随行,也正是因着这个年少时的文学梦想,我才能将写作执着地坚持到今天,才能以这一技之长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应该值得庆幸吧。

永远怀一颗向上、向善的心,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走在我的路上,无需回头望,此心安处是吾乡!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北仑网络文化协会、北仑山评论,图解来自:北仑区政府新闻办,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喜欢

青年北仑,等你来加入!

从宁夏部队大院长大的她,2000年和北医大研究生毕业的老公来到了北仑

满满的正能量!杭州小伙在北仑奋斗的十年:求学、立业、成家!

梦想就是不断坚持下去

北仑之恋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