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一句,我想大家应该也都非常的熟悉,不过传统的解读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大致的意思是说,孔子说,花言巧语败坏道德,对于一些小事情都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可以说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和这里的本意已经相去甚远了。
我们先来看这个巧言乱德,这里的德绝对指的不是道德的德,而是德者,得也的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通俗的解读的话,就是我一直说的,我们用自以为是,自以为能够自洽的逻辑去解释我们碰到的问题,而不是一点一点的小心去求证,这么做就会乱德,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持续有效的积累。
后半句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对巧言乱德的解释。这里的忍指的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忍让,而是刀口向内的最严苛、最严酷的自我剖析,这不仅仅是一种态度的问题,而且自我剖析也要有方式方法。所以,忍的本意是刀刃对于心敢于行敢于止之能耐是忍之范式,但是,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最常做的就是自我美化或者是自我感动,都是尽量避免去看到自己真实的内心。
那这里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我们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不知道小心求证,反复印证、反复验证,而最终导致整件事情或者说是大的失败。
而前边的巧言,其实就是我们为了自我欺骗而在我们的大脑中脑补出来的各种幻象和自以为完美自洽的逻辑链,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这两章其实都是在谈同一个问题,上一章说的是具体的表现,也就是能够直道而行的古人,不会为了让自己显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去把原来的材料销毁,而是把这些东西保留下来,留待后人去继续思考和验证,这一章说的就是这种心理作用的原理。